第十八期 2016年12月 第十八期 2016年12月
列印本篇

這次大會的主題是「作兒子作僕人」,我的責任是從使徒保羅來看怎麼做兒子、怎麼做僕人。幾個月前我在時代雜誌看見一個1951年的報導。為甚麼吸引我看這個報導呢?是因為它的題目:甚麼才是一個基督徒。為甚麼這成為時代雜誌的專題報導?原來當時在愛荷華洲一個小鎮華天奴有一個著名的基督徒醫生,死後留下了一份遺囑,把他所有的產業分給鎮上所有的基督徒。鎮上的人很開心,很多人跑去說是這份遺產的繼承人。他的家屬覺得問題很大,就到法院申請頒佈這個遺囑無效;因為很難斷定誰是基督徒。

法官就把鎮上的傳道人叫來,包括浸信會、天主教會、循道會,異端也來了,法官聽完所有人的辯論後,經過六個星期的思考,然後作出判決,說:我聽完各種說法,從法律來看,我沒有辦法總結出一個簡單的定義,甚麼是基督徒。因此判家屬勝訴,定這份遺囑無效。

弟兄姊妹,你知道甚麼是基督徒嗎?基督徒的特徵是甚麼?當然我們從聖經裏可以找到答案。可以這樣說,從這次大會主題,我們看見基督徒有一個特徵:既是兒子又是僕人。

王國顯弟兄已交通了,這個題目是矛盾的,能做兒子就不能做僕人,能做僕人就不可能是兒子,怎麼可能又是兒子又是僕人?這就是基督徒生命奧妙的地方,也就是我們生命中間顯出來與別人不同的地方。

加拉太書三章二十六節:「所以,你們因信基督耶穌都是神的兒子。」甚麼是神的兒子?聖經很簡單給出定義,是因信耶穌基督。我們每一位都是信主耶穌的,所以從身份上來說,我們都是神的兒子。彼得前書二章十六節:「你們雖是自由的,卻不可藉着自由遮蓋惡毒,總要作神的僕人。」所以,我們在神面前,是神的兒子;但是另一方面,我們在神面前、在人面前,是作神的僕人。我的負擔既是從保羅這個使徒身上看如何作兒子、怎麼作僕人,那我先和弟兄姊妹來看「建立和神愛的關係」,這是享用作兒子的豐富。作兒子的第一件事,就是享用父的豐富。所以我今天集中來看,在保羅的眼裏和經歷裏,他怎麼作兒子來經歷神的豐富;下一堂交通保羅怎麼作僕人,然後,在第三堂,從保羅身上看他如何顯出的兒子和僕人的見證。

神是我們的父

如何在愛裏建立關係,享用神兒子的豐富?我們先從保羅的眼裏,看他怎麼看神的兒子這件事,從而看神兒子的內容。加拉太書四章四至七節:「及至時候滿足,神就差遣祂的兒子,為女子所生,且生在律法以下,要把律法以下的人贖出來,叫我們得着兒子的名分。你們既為兒子,神就差祂兒子的靈進入你們的心,呼叫:阿爸!父!可見,從此以後,你不是奴僕,乃是兒子了;既是兒子,就靠着神為後嗣。」

我們怎麼得兒子的名份呢?不是神說給就給的。神稱我們為祂的兒子,是祂願意把祂兒子、祂的獨生愛子交出來,先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。這件事絕對不是容易的。做父母的就知道了,那會輕易把兒女交出來?我們的神有一件事更重要,才願意把祂的兒子交出來。甚麼在神心裏面更重要呢?是人。我們這一群人,因着祂的旨意,祂願意把祂的兒子交出來,甘心讓祂的兒子釘在十字架上。保羅說,神差遣祂的獨生子,為女子所生,且生在律法以下,要把律法以下的人贖出來,叫我們得着兒子的名分。這一個是神奇妙的心思。

因這緣故,神給一個權利,讓我們稱這位創天造地的神為阿爸父。如果有一個人跑過來叫我爸爸,我會怎麼說?我會說,你搞錯了。能叫我爸爸的只有一個,是我的女兒(我只有一個女兒)。所以,我們能夠稱這位創天造地的神為阿爸父神,心裏面有一種榮耀的感覺。神說,是的,我是你的阿爸父。

羅馬書從同一個角度而從不同的層次去看作兒子這個事情。羅馬書八章十三至十七節:「你們若順從肉體活着,必要死;若靠着聖靈治死身體的惡行,必要活着。因為凡被神的靈引導的,都是神的兒子。你們所受的,不是奴僕的心,仍舊害怕;所受的,乃是兒子的心,因此我們呼叫:『阿爸!父!』聖靈與我們的心同證我們是神的兒女;既是兒女,便是後嗣,就是神的後嗣,和基督同作後嗣。如果我們和祂一同受苦,也必和祂一同得榮耀。」

我們應該怎麼主觀地經歷我們是神的兒子呢?很多人信了耶穌,對自己的得救好像還沒有把握。神知道我們會有這個問題,所以一個人的得救以後,一定會經歷這段經文的內容。神兒子的靈在我裏面引導我們,叫我們在神面前,稱這位神為「阿爸父」。這裏說,聖靈與我們的心同證我們是神的兒女。我們能夠呼叫這位創天造地的神為「阿爸父」,是聖靈在我們心裏面的一個印證。因這緣故,我們裏面就有把握。

這位神就是我們的父,我們真是祂的兒女了。這裏保羅給我們多一點亮光,他特別強調的是:你既是兒女,就成為後嗣,承受神一切的豐富。後嗣就是承繼人,承受產業的。保羅讓我們看見,當我們成為兒子的時候,就有一個權利,就是能夠承受神一切的豐富。這個豐富大到甚麼程度?在神的眼光看,是我們和主耶穌基督一同成為後嗣。神的豐富怎樣有形有體居住在基督裏面,神的豐富怎麼在祂兒子的身上,我們在基督裏也得了豐富。所以我們所得的,乃是在神裏面最豐富的應許。

從作兒子的眼光裏,究竟我們怎麼具體經歷神兒子的豐富呢?第一,我們有父;因此我們能夠蒙父的愛,得着從父而來的平安和保守。父子的關係非常重要。以地上肉身來說,很多研究顯示,孩子的成長,受他與父一起生活的時間很大的影響。他的智商、在群體裏的適應能力,都與父親多少時間相處有直接的關係。有研究說,沒有父親照顧的孩子,自殺率比普通人高出五倍;會離家出走的,高過常人三十二倍;行為或精神上有不正常表現的,高於常人二十倍。

今天我們能夠信耶穌,因為有一位主,祂為我們犧牲,祂愛我們;但是很少會想到我們有一位父,這位父把一切的恩典憐憫都給我們。我們有父,是一件了不起的事。所以作為神的兒女,我們需要懂得怎麼享用父愛。在享用的過程中,我們能夠明白祂的心思。我們知道父在想甚麼,是做兒子和父親最美妙的地方。

父親不單供應兒女所需,他最開心的時候,是和兒女交談,明白他們在想甚麼。我們今天有這樣的恩典,有神作我們的父,我們能享用父的豐富。羅馬書八章十五節:「你們所受的,不是奴僕的心,仍舊害怕。」所以我們來到神面前不用害怕。因着愛的緣故,我們不需要害怕。我們所受的,乃是兒子的心,因此我們呼叫:「阿爸!父!」當你這樣叫祂的時候,祂的平安,祂的恩典,就進到你心裏,叫你裏面有很豐富的感覺,有膏油的感受。

地上有些人因為某種原因,家裏沒有父親,在他們的成長裏,事實上有很多缺憾。但是感謝神,無論在我們人生背景有多少的缺憾,我們來到這位創天造地神的面前,說「阿爸父啊」,這個權利、這個恩典,足夠把我們人生許多的傷痕撫平。可能我們的人生有很多歎息,有很多的傷痕;但當我們來到父的面前,把自己投在父的懷裏,好像一個無依無靠的小孩子把自己投在他父的懷裏一樣,我們一切的需要,祂都來滿足我們。

豐富在於認識神

我們的豐富在於我們認識神。我們知道神的心思是甚麼,是了不起的事。這位創天造地的神,他創造的智慧我們能明白已經難得,何況祂創造的目的更是深奧。但是感謝神,以弗所書把祂的心意告訴我們:「就如神從創立世界以前,在基督裏揀選了我們,使我們在祂面前成為聖潔,無有瑕疵;又因愛我們,就按着自己意旨所喜悅的,預定我們藉着耶穌基督得兒子的名分,使祂榮耀的恩典得着稱讚;這恩典是祂在愛子裏所賜給我們的。」(4-6節)

原來神對我們一切的心思、救贖,在沒有創世以前就已經定下了。你沒有出生的時候,神的心思已經在你身上。神的心思是怎樣的?在基督裏揀選了我們,使我們在祂面前成為聖潔,沒有瑕疵。甚麼叫聖潔?只有神是聖潔的。這是神的本質,也是神獨有的。聖潔這個詞,本身就是神的自己,神就是聖潔;神就是公義;神就是愛。神本身是聖潔的,在創造世界以前,祂的心思裏,在祂兒子裏面揀選了我們,目的是要我們像祂。像到一個地步,祂怎麼聖潔,我們怎麼聖潔;我們有神聖潔的特質。不但是聖潔,還無有瑕疵,一點玷污皺紋等類的病都沒有。我們讀下去,就知道這個無有瑕疵是指着教會。教會沒有瑕疵,是配給神的兒子作新婦的。在神心思裏面,祂叫我們成為兒子,祂叫我們像祂,叫我們裏面沒有瑕疵。今天神在我們裏面,就是朝着這個心思來工作。

當我們說我們是屬神的、是神兒女的時候,一面盼望能夠享受神兒子的豐富,能夠在父裏面的平安。保羅在他的書信裏,總是這樣說:願恩惠平安從主耶穌基督的父歸與你們;所以,平安豐富都在父的裏面。另一方面,我們明白我們父神的心思,體貼我們的父。

我們感恩有父。保羅把他親身的經歷告訴我們:「我們從前就是到了馬其頓的時候,身體也不得安寧,周圍遭患難,外有爭戰,內有懼怕;但那安慰喪氣之人的神藉着提多來安慰了我們。不但藉着他來,也藉着他從你們所得的安慰,安慰了我們;因他把你們的想念、哀慟,和向我的熱心,都告訴了我,叫我更加歡喜。」(林後七5-7)

保羅經歷了一個很獨特的感受:「但那安慰喪氣之人的神藉着提多來安慰了我們。」保羅也會喪氣嗎?保羅經歷神的能力這麼大,得到的祝福這麼大,他的工作這麼寬,怎可能會喪氣呢?按經驗來說,他有三重天的經歷;但實際上,在服事的人身上,當我們肯坦誠面對自己的時候,我們有時候真的會喪氣。但是感謝神,我們的父是安慰喪氣之人的父。有時候,我們發覺沒有辦法了,甚麼都沒有了,不知道怎麼辦,前面好像黑暗一片,這個時候,喪氣就籠罩我們;這是一個很具體的經驗。感謝神,神的兒子是可以享用父的安慰。當我們喪氣、焦慮、沒有辦法、晚上睡不着的時候,當教會的事情壓在身上、想逃避的時候,安慰喪氣之人的父來了。

星期五晚我知道這裏要掛三號風球,在營地特會很怕颱風的出現,因為香港的營地有一個規矩,當掛三號風球的時候就要離開營地,是沒有妥協的餘地。我開車回家的途中,腦海裏就想,糟糕了,颳颱風了,怎麼辦呢?我們九百多人的聚會,住哪裏呢?吃又怎麼辦?風後又怎樣安排回來?我想不過來。困難太大,憂慮就來了,怎麼辦呢?那個時候,忽然間有一個禱告就出來:父啊,天地的主。(這也是主耶穌的禱告,祂是天地的主。)我這樣禱告的時候,就覺得這些風算甚麼?祂是天地的主,祂是我的父,祂是弟兄姊妹的父,祂怎麼會不顧念我們?我的憂慮放下了。結果颱風於星期五晚上轉個彎跑到西面去了。所以,弟兄姊妹,我們的禱告,父神是會聽的。感謝神,當我們憂慮、覺得沒有辦法的時候,父神叫我們喪氣的人得安慰。

與神關係破裂的原因

但是,我們與神的關係是會破裂的。甚麼事導致我們與神的關係受到破壞?第一,是我們的驕傲自恃。神最恨的是甚麼?「耶和華所恨惡的有六樣,連祂心所憎惡的共有七樣:就是高傲的眼,撒謊的舌,流無辜人血的手,圖謀惡計的心,飛跑行惡的腳,吐謊言的假見證,並弟兄中布散紛爭的人。」(箴六16-19)排第一位的是高傲的眼,為七大惡之首。如果我們驕傲,與神的關係怎麼會好呢?我們怎能享用父給我們的一切豐富呢?你不要以為人在世上很享通,他就會驕傲;其實有時候我們在神面前服事得好,也會驕傲的。

例如烏西亞王,聖經說:「他既強盛,就心高氣傲,以致行事邪僻,干犯耶和華他的神,進耶和華的殿,要在香壇上燒香。」(代下廿六16)烏西亞十六歲登基,作王五十二年,神給了他很多恩典,大大賜福他。因着神的賜福,他事事順利;既強盛,就心高氣傲,本來不是他該做的事—燒香,乃祭司該做的,他卻跑到聖殿去,說我是王,怎麼不能燒香?神就懲罰他,他就長了大麻風。

基督學房的主旨是甚麼?「按照神永遠的旨意,裝備合乎神心意的工人」。弟兄姊妹,如果我們以為讀了學房,認識多了,有高傲的眼,瞧不起人,這個器皿是神所憎惡的,我們怎能成功神的旨意。這是我們十分十分需要注意的。

第二,破壞我們與神關係的是放縱肉體的情慾,就是想怎樣就怎樣,在神面前沒有學到順服的功課,沒有在神面前做順服的兒女,甚至放縱自己肉體的情慾。「原來體貼肉體的,就是與神為仇。」(羅八7)與神為仇,神怎能來安慰你?在我們整個成長過程中,我們需要順着聖靈來生活。我們感謝神,聖靈在我們心裏,引導我們呼叫神作父,還繼續引導我們,叫我們如何活在祂面前。我們按照聖靈的引導生活,否則我們就往下掉了。甚至掉到一個地步,放縱肉體,犯姦淫。這是非常可怕的事。

約一個月前我看見一篇報導,說美國有四百個牧者向教會辭職。到底發生了甚麼事?原來有一些駭客入侵了一個偷情網站,這個網站幫人去偷情,他們有一句口號:人生苦短,最重要偷情。在被洩露的三千個客戶中,美國牧師有四百個,香港有兩個,其中一個是教會的創辦人。弟兄姊妹,如果我們不好好管束自己,讓聖靈管理着我們的生活,我們和神的關係就破裂了,無從享用父的豐富。

我們既是兒子,就應愛慕認識我們的父。其實人與神之間是應該彼此認識的。很多時候,我們覺得神高高在上,好像沒有辦法認識祂。保羅告訴我們,我們與神的關係不是這樣的。「從此以後,你不是奴僕,乃是兒子了;既是兒子,就靠着神為後嗣。但從前你們不認識神的時候,是給那些本來不是神的作奴僕;現在你們既然認識神,更可說是被神所認識的。」(加四8-9)原來我們與神之間,是一種彼此認識的關係。如果我們對神感覺陌生,是不正常的。

長大成人

當我們知道這位神是這麼豐富的,是對我們懷着美意的,祂的愛是這樣大,我們很自然應該愛慕想知道祂多一些,所以這個兒子在保羅的眼裏,是應該認識神,也是被神認識的。我們如何認識神?認識神的路是怎樣?保羅說:「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,認識神的兒子,得以長大成人,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。」(弗四13)我們是在認識基督上,才能夠長大成人,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。保羅給我們看見,在認識長大的路上有兩方面,一方面是成長所經歷的歷程。成長必定有一個歷程,這個歷程對我們來說不是舒服的。另一方面,認識神需要我們竭力去追求。作為神的兒子,在生命上是不斷地長大,另外是竭力地追求認識神。

脫下與穿上

成長的路是一條被破碎的路。「就要脫去你們從前行為上的舊人,這舊人是因私慾的迷惑漸漸變壞的;又要將你們的心志改換一新,並且穿上新人;這新人是照着神的形像造的,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。」(弗四22-24)

一個人能夠成長,必須經歷一個改換的過程。改換的意思是脫下一些東西,換上另一些東西。生命的成長,就是脫下和穿上這麼簡單的事。龍蝦的成長必須脫殼,頭先裂開,然後到身體,當頭部的殼裂開後,牠的殼就慢慢脫下來了。當牠整個脫出來後,就光禿禿,然後長出新的殼,牠就長大了。在我們成長的過程裏,需要改換,有時候神會透過一些事情提醒我們,有時候神要我們接受一些打擊,遇到一些很沮喪的事,使我們改換。

有一個老弟兄誤信人,接受了異端,教會裏的弟兄姊妹不理解他,誤解他,因此大家發生了很多衝突,都變得很低沉很不開心。很多時候,我們以為自己都很雪亮,那老弟兄太頑固,可能是真的,也可能頑固的是自己。在這段時間神啟示我們:你是一個閉塞的人,你是一個不願意被改變的人,你是一個保留自己的人。那時候,我們在神面前的心思好像完全崩潰,我們的頭快要炸開了。這是剝殼的時候,好像龍蝦一樣,頭要裂開了。神讓我們看見自己有很多不妥當,開始覺得真要脫下這個舊人。脫下舊人不是被逼的,乃感覺自己很討厭:你為甚麼會這樣看事情呢?為甚麼這麼笨呢?為甚麼我被別人蒙敝眼睛?為甚麼我到了這樣一個地步,別人有問題我都看不出來?我討厭自己,不要這個老我了。當我脫下這個舊我的時候,感謝主,老我脫下來的時候,便穿上了基督,我們又長大一點。我們是這樣長大的。

這個長大的過程是不斷的。不要以為經歷一件事,就全然成長了,畢業了,其實不過是一隻小龍蝦。小龍蝦成長為大龍蝦,要不斷地脫殼,每次脫殼長大一點,我們的成長過程也是這樣。神叫我們認識祂更多,明白祂的心思,好知道我們有很多地方不對,從而脫下、穿上基督,慢慢我們就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。

竭力地追求

成長的第二方面,是我們要竭力地追求。如果不追求,是沒有辦法得着的。追求加上神的憐憫,我們才能得着。保羅給我們看見一件事情,當他認識基督以後,他就竭力追求認識祂。這是作為兒子,我們必須有的愛慕,很想去認識祂。弟兄姊妹,為甚麼我不像保羅那樣愛慕?為甚麼我讀聖經,有不想再讀下去的感覺?為甚麼我不很喜歡聚會呢?

這不是我們兒子身份出了問題。在保羅的追求認識基督的過程裏,有一點非常重要,就是價值觀的改變。如果我們的價值觀不改變,就沒有辦法竭力地追求主。保羅改變了甚麼價值觀?他重新評價甚麼?損失甚麼、贏得甚麼?腓立比書三章七至八節:「我先前以為與我有益的,我現在因基督都當作有損的。不但如此,我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,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。」「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」另外一個翻譯是「我要贏得祂」。以前他覺得所有事都是有益的,他所擁有的是了不起的,他是法利賽人中的法利賽人,第八天就受割禮。不但他了不起,他父母也了不起,因為他們跟隨神的律法治理家庭,第八天就給兒子行割禮。現在他把這些都當作有損的,因為他發現耶穌基督才是至寶。

弟兄姊妹,你是不是也以耶穌基督為至寶?是不是真的很想認識祂?價值的重建是很重要的。如果價值觀亂了,甚麼都亂了。我知道弟兄姊妹在基督學房念書很辛苦,我給大家算過,如果是全修,四年要畢業,每個星期不花三十小時肯定不行。要不就隨便交作業了事。很多時候我們收到同學申請延期交功課的要求,給的理由我們也很同情。弟兄姊妹,我們有千百種理由,把認識神的事往後面放。其實每個人都有他考慮的安排,甚麼重要就先把它完成。我常常說,每個人都有足夠的時間去做他覺得重要的事。我們追電視連續劇,一定會追到結局,因為重要。所以,如果我們不把自己的價值觀重新定位,真的沒有辦法竭力地認識我們的主。神很公道,給每個人都是二十四小時;神也很公道,給每個人都有一生,問題是各人怎麼用他的一生。讀書不合格還可重修一次。如果人生在主面前不合格,就變成一根柴,要哀哭切齒的。這是很實在地擺在眾人面前。

我們既然是兒子,為甚麼不認識我們的父呢?為甚麼不認識我們的主呢?當我們見主面的時候,我們對主的認識是全面的,那是另外一個境界。但是最寶貴的是我們在這個世代裏面,在我們人心裏面,透過許多經歷,我們認識我們的主。這個認識,不但我們寶貴,主也很寶貴。主怎麼對門徒說:「與我同在的就是你們。」主很寶貴我們認識祂,與祂在一起。所以,我們需要求主轉換我們的心思,要竭力認識主。

腓立比書三章十節:「使我認識基督,曉得祂復活的大能,並且曉得和祂一同受苦,效法祂的死。」認識基督不是頭腦的認識,是經歷裏面的認識,經歷祂復活的大能。而且是與祂一同受苦,效法祂的死。受苦和死在祂身上怎麼樣,在保羅身上也是這樣。基督徒的受苦是必然的。其實人受苦是必然的,信不信主都要受苦;但我們的受苦是可以在主面前得榮耀的。彼得說:「基督既在肉身受苦,你們也當將這樣的心志作為兵器。」(彼前四1)我們要用受苦的心志來裝備自己。作穿上盔甲、拿起武器一樣,過餘下的人生。所以這個認識,是要親自去經歷的。

在這個經歷裏面,保羅說:「或者我也得以從死裏復活。」(11節)保羅不是對復活有懷疑,他很清楚告訴我們,有一天他要復活。那麼是甚麼意思?就是叫他還活着的時候,就經歷這個復活大能,讓這復活大能在他身上引導他經歷神的一切。這句話希臘原文的意思是在死人中起來。甚麼是死人?不是斷了氣是死人;在神眼中不是這樣。記得有一個人來主耶穌說:容我先去埋葬我的死人。主耶穌就說:讓死人埋葬死人,你跟從我吧。所以從神的眼中看來,那些沒有相信耶穌的都是死人。那麼保羅裏面經歷甚麼?就是在人當中,他可以起來,經歷復活大能運行在他的身上。這個叫真實的認識。

從所讀的經文裏,保羅說:「既是兒女,便是後嗣,就是神的後嗣,和基督同作後嗣。如果我們和祂一同受苦,也必和祂一同得榮耀。」(羅八17)我們看見受苦和得榮耀是同一件事情。希臘文的意思是:在你受苦的同時,正是你得榮耀的時候。所以我們與基督同受苦的時候,我們得榮耀,別人也一同得榮耀;我們得幫助,別人也得幫助。

保羅怎麼做兒子?享用神兒子的豐富。因這緣故,我們能夠認識祂,與主一同受苦,一同得榮耀。名份(後嗣)的意思就是有承繼者,我們不但有神的生命,還承受神一切豐富的權柄,才是真兒子。

兒子的見證

在今天這個世代裏,保羅說我們應該有一個實際的見證:「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,作神無瑕疵的兒女。你們顯在這世代中,好像明光照耀,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,叫我在基督的日子,好誇我沒有空跑,也沒有徒勞。」(腓二15-16)我們今天顯在這個世代裏,應該讓人看見我們是一個無瑕疵的兒女,這是回應以弗所書裏,神向我們最早的心意,要我們成為聖潔,無有瑕疵。這個無有瑕疵顯出來是怎麼樣?好像明光照耀。叫我們活在人群當中,人發現一些東西,發現有光。

希臘原文這個字叫發光體。我們是發光體,自己能夠發光的。因着基督生命在我們裏面,我們成為神的兒女,我們是會發光的。從深層次去看「明光」這個字,新約聖經出現兩次,一次在腓立比書這裏,一次在啟示錄二十一章,形容到新城的榮光。簡單地說,我們顯在這個世代裏面,當我們把生命顯出來的時候,就好像把新城的榮光顯明出來。你們有沒有想過,當我們一同生活,一同為主作見證,將來新城的光輝,今天就可以被人看見。我們不用到那天才看見新城的榮耀,今天能顯在這個世代,這是我們作神兒女最榮耀的地方,這是父心裏所要的。

禱告

神啊,人的話何等的有限,求祢親自來說話,用祢的期待,用祢的永恆心意,感動我們的心,好叫我們愛祢,樂意作祢的兒女,更樂意作無瑕疵的兒女,好叫今天祢的榮耀,就是將來城裏的榮耀,顯明在這個世代當中。榮耀都歸給祢。父神啊,頌讚要歸給祢。禱告奉主耶穌的名,阿們。

聯絡我們

香港:
九龍青山道64號名人商業中心1005-8室
電話:2854-4080 傳真:2854-4082
電郵:register@academyofchrist.net

美國:
3615 164th Place SE Bellevue, WA98008 USA
Tel:(425)747-0889, (425)746-7711

加拿大:
天糧書室(Manna Book Store Inc.)
105-3751 Jacombs Road, Richmond, B.C. Canada V6V 2R4
Tel:(604)303-1102 Fax:(604)303-1108

經濟來源

本學房的服事是從主手中接過來的,也就學習在信心 中仰望神作供給,故不收取學費,一切需要均等候神 的預備。盼望主內肢體多為我們這服事禱告,若有神 的感動,願意為學房的需用奉獻;

香港地區:
支票抬頭請寫:「基督學房有限公司」或 「Academy of Christ Ltd」。
郵寄:基督學房 香港九龍青山道64號名人商業中心1005-8室。
或直接存入本學房匯豐銀行HSBC戶口: 491-374088-838 內。
請在存款單上寫上姓名及回郵地址寄或傳真至學房辦事處:2854-4082 本學房會按回郵地址寄上可扣稅之收據。

台灣地區:
可存入: 台灣銀行高榮分行 (ATM代號:004)
帳號: 224001008159
戶名: 社團法人高雄市基督證主宣教協會 (請註明:為「基督學房」)

美國地區:
支票抬頭請寫: Academy of Christ
郵寄:Eastside Christian Community Church
          3615 164th Place SE Bellevue, WA98008

加拿大地區:
支票抬頭請寫:Academy of Christ
郵寄: Academy of Christ c/o Manna Book Store Inc
          105-3751 Jacombs Road, Richmond, B.C.Canada V6V 2R4

董事成員

主席: 彭動平
副主席兼聯絡主任: 吳淼垚
校長: 劉志雄
副校長: 丁燕嬰
教務主任: 王國顯
財政兼文書: 郭定強
總務主任: 黃漢先
資訊科技主任: 劉啟光

指導老師

丁燕嬰 劉啟光 劉志雄 吳淼垚
張逸萍 彭動平 彭廣純 李大飛
李熙協 林澤揚 王國顯 石鴻生
許炳堅 謝貴枝 郭定強 黃漢先

辦公室同工

常務幹事: 黃頌恩 、 黎悅康
網站系統管理: 譚頌樺 、 馬慶潮
辦公室助理: 黎麗文

通訊

編輯: 黃漢先
設計: 馬慶潮
圖片來源: www.morguefile.com